【儀器網(wǎng) 時事聚焦】漫畫,對于許多人來說是童年不可或缺的美好記憶,而提到漫畫,手冢治蟲又是一個必須要提及的名字,他的粉絲更是遍布了各個年齡層。盡管,其中有一定數(shù)量的人并沒有經(jīng)歷過手冢治蟲連載漫畫的那個年代,但是,其對于漫畫產(chǎn)業(yè)以及其作品讀者的影響確實源遠流長的。
對于大多數(shù)漫畫愛好者來說,即使是天方夜譚,他們也希望手冢治蟲可以繼續(xù)為我們創(chuàng)造漫畫作品,而就在近日,日本一家半導體公司有想法完成這件事。這家公司發(fā)起來了一個項目,打算用AI遷移學習已故日本漫畫家手冢治蟲過去的作品,然后設計并繪制手冢治蟲風格的漫畫。
當然作為一個儀器人,說了這么多自然不會想和大家聊漫畫作品本身,我想和大家聊的是人工智能遷移學習的那些事。
首先,什么是遷移學習,簡單的來說就是把一個領域的知識遷移到另一個目標領域,使目標領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。換言之,只要用于學習的領域數(shù)據(jù)量足夠充足,且目標領域的需求相對明確,那么采用遷移學習就可以很好達到預想設想的效果。具體來說,像是人工智能翻譯、圖像識別、數(shù)據(jù)處理等都是遷移學習適用的領域。
事實上,此次利用人工智能模仿手冢治蟲繪畫風格來續(xù)寫經(jīng)典,并不是其第一次在文學藝術領域的運用,早在幾年前,谷歌就開啟人工智能寫作的嘗試,甚至從一定程度上來說,谷歌所擁有的AI寫作技術已經(jīng)可以寫出符合新聞基本要素且客觀的報道了。
而遷移學習為AI模仿特定人物和人群的工作習慣提供了新的思路,一方面,對于那些需要人工參與試用的設備,這項技術無疑可以提高設備的適用程度,為人機之間的磨合提供幫助,大大提升工作效率;另一方面,對于一些時效性要求高的工作,比如新聞寫作,這項技術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。
但是問題也隨之產(chǎn)生。AI畫的手冢治蟲風漫畫是手冢治蟲的作品嗎?顯然不是,比起一個大師,AI這時候更像是一位技術老練對手冢治蟲研究頗深的模仿者,或許發(fā)在連載漫畫的環(huán)境下,我們可以幫它的作品當成對手冢治蟲的一種致敬,但是如果這項技術被用在贗品領域了呢?后果我想不必我多說了。
不僅如此,即使是文學、藝術作品好了,AI的作品中蘊含著感情嗎?私以為,作品對于作者來說,是情感的傳達,AI即使可以模仿別人的筆觸、作品風格,但是無法傳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。事實上,手冢治蟲的作品被漫畫愛好者津津樂道,不僅僅因為作品本身繪制的精致,更重要的是,手冢治蟲用漫畫把自己所想的內容很好地展示在了讀者面前,讀者可以從漫畫中了解到手冢治蟲這個人。
綜上,小編對于人工智能遷移學習的想法是,作為一個工具,它無疑為機械化的學習、統(tǒng)計、復制、模仿工作提供了新的未來,但是隨著其技術的進步,規(guī)范化的使用與相關運用領域的限制,也必不可少。
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
所有評論僅代表網(wǎng)友意見,與本站立場無關